麟角鳳觜
网友科普
麟角凤觜,汉语成语,出自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该成语原指麒麟的角和凤凰的喙,后比喻珍稀罕见的事物,语法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作宾语且含褒义。其典故源于《海内十洲记》所载续弦胶传说:以凤喙、麟角煎制而成的胶可续接断弦断刃,凸显稀有珍贵。南朝谢超宗因文采出众被孝武帝赞为“有凤毛”,臣僚将“麟角”与之并提,形成“凤毛麟角”的典故,侧面印证其稀有特性。唐代杜甫在《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中化用“麟角凤觜”,进一步扩展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成语定型过程中,《海内十洲记》的续弦胶记载为其原始出处,谢超宗典故的流传强化了“珍奇”的比喻义。后世通过诗词创作及近义词关联(如“凤毛麟角”),逐渐确立其作为固定成语的语...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麟角鳳觜"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