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鉢

銅鉢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铜钵,击奏体鸣乐器,又称铜磬、梵磬、天竺磬、僧磬。由青铜铸造,形似大钵,外侧常铸花纹或文字,以木棒击打发声。其自印度传入中国,主要作为佛教法器使用,多置于佛案右侧,法会或诵经时由维那师敲击以标示段落节点,音色明净且余音悠长。佛教寺院中使用的铜钵属于磬类法器,形制如钵,与古代中国玉石制作的板状乐器磬不同。根据材质与用途可分为圆磬、扁磬等类型,圆磬多呈钵状,以铜铁铸造,大小不一,直径最大可达二至三尺,最小约半尺。梁朝时期铜磬已作为独立乐器使用,后世方响形制由其演化而来,南朝文人曾以击铜钵为诗歌创作伴奏。宋代陈旸《乐书·俗部·金之属》记载铜磬为梁朝乐器,佛教所用铜钵亦被称作磬。清代光绪年间莒县定林寺...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銅鉢"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