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门请盗

迎门请盗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迎门请盗(拼音:yíng mén qǐng dào),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赵咨传》,原指东汉赵咨为护母安宁主动迎接盗贼并设食款待的事迹,后演变为形容至孝行为的典故。该成语源于赵咨年少丧父后侍母至孝的经历。据记载,盗贼夜袭赵家时,赵咨为免母亲受惊,提前开门迎接盗贼,以饮食安抚众人。其行为体现了传统孝道中“事亲至微”的特点,故后世以“迎门请盗”比喻至孝。成语定型于《后汉书》,南朝·陈·徐陵在《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中引作“迎门请盗,恒怀废寝之忧”,强化了其语义功能。作为书面用语,多作谓语、定语使用。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迎门请盗"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