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
貝
15
上下
RRMU
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亦作“儨”。亦作“貭”。
以财物抵押或留人质担保。
古文寓意:
质地;物质。
古文寓意:
有客自东,遗我越砥。圭形石质,苍色腻理。
——唐·刘禹锡·《《砥石赋》》
命国师僧荐佛事于大庙七昼夜,始造木质金表牌位十有六。
——明·宋濂等·《《元史·祭祀志三》》
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
——现代·鲁迅·《《故事新编·理水》》
形体;外貌。
古文寓意:
岂良时之难俟,痛予质之日亏。
——三国魏·曹植·《《愍民赋》》
每花中有美人长尺余,婉丽之姿,掣曳之服,各称其质。
——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
见其人,质清秀,复览其文卷,深器重之。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月·中元》》
底子。
古文寓意: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
——··《《仪礼·乡射礼》》
驺虞承献,素质仁形。
——南朝梁·萧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性质;本质。
古文寓意:
素质;禀性。
古文寓意:
朴实;淳朴。
古文寓意:
诚信;真实。
古文寓意:
盟信,盟誓。
古文寓意:
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年》》
对质;验证。
古文寓意:
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面质吕须於平前。
——东汉·班固·《《汉书·王陵传》》
吾求其人者,非有所欲也,直欲质吾术尔。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镣》》
敬以闻于皋文者质之秋农,而益知先生之所以自处者。
——清·恽敬·《《与汤编修书》》
询问;就正。
古文寓意:
爰质所疑。
——汉·扬雄·《《太玄·数》》
质之先圣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先有事必质于户部。
——唐·柳宗元·《《蜡说》》
韩老爷再来,汝当以我此词质之,休要忘了。
——清·魏秀仁·《《花月痕》》
刺的是谁,不问也罢,但可见讽刺也还不是“梦呓”,质之黄脸干儿们,不知以为何如?
——现代·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
评量;评断。
古文寓意:
对手;对象。
古文寓意:
四寸的箭靶。泛指箭靶。
古文寓意:
称,衡量。
古文寓意:
术曰如方程,交易质之,各重八两。
——··《《九章算术·方程》》
马来语sělat的音译。海峡。
古文寓意:
又五日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古代刑具。后作“鑕”。铡刀的垫座。
古文寓意:
通“贄”。古代相见时所送的礼物。参见“質幣”。
古文寓意: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孝宣王皇后,朕之姑,深念奉质共修之义,恩结于心。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宣王皇后》》
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質"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