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窠唱戏

蜂窠唱戏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蜂窠唱戏,汉语词语,拼音为fēng kē chàng xì,注音为ㄈㄥ ㄎㄜ ㄔㄤˋ ㄒㄧˋ,出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比喻行事徒劳无功的状态。该词语以蜂巢中唱戏为喻,形容违背常理的荒谬行为。其典故源于袁枚对某公课士命题方式的批评:某公曾以《赋得蜻蜓立钓丝》为题,限定用“蜻”字作七排四十韵,袁枚认为此类命题如同“鼠穴寻羊,蜂窠唱戏”,实属刻意刁难之举,不符合诗词教学的正道。作为典故类词语,“蜂窠唱戏”的起源与清代文学批评直接相关,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随园诗话补遗》。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蜂窠唱戏"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