膢腊

膢腊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膢腊(拼音:lóu là,注音:ㄌㄡˊ ㄌㄚˋ),汉语词语,繁体作“膢腊”,原指古代年终合并举行的“膢”“腊”两种祭祀。古时贫民因日常饮食粗简,需待膢腊祭祀时方可享用酒肉。该词后被引申为屠戮如牲畜的比喻,如汉扬雄《法言·问道》中以此批判申韩之术。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记载山居谷汲者在膢腊时以水相赠的习俗。汉代桓宽《盐铁论》提及膢腊与乡饮酒礼同为庶民获取酒肉的重要时机。宋刘敞《打鱼》、明张煌言《辛丑除夕行营沙关》、清朱彝尊《甘池》等诗文延续其祭祀本义,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则沿用引申义讽喻剥削。

相关文章

随度腊和膢

...。姑萦裘与葛,随度腊和膢。樠栎人宁顾,遗簪上或收。狂言非所恧,君乃惠施俦。

念此膢腊存狐蚁

...,念此膢腊存狐蚁。天无疫疠五谷熟,生者保聚归田里。此山之石坚不坚,将与侯德无穷已。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膢腊"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