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相照
网友科普
肝胆相照(拼音:gān dǎn xiāng zhào),汉语成语,指彼此真心诚意相待,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披腹心,输肝胆”之言,宋代赵令畤《侯鲭录》以“照心照胆寿千春”予以强化。中医《黄帝内经》从生理角度阐释肝胆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司决断的协同关系。该成语为主谓式结构,多用于形容人际交往的真诚互信,如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及姚雪垠《李自成》均以此表明心意相通。唐代“房谋杜断”典故将房玄龄、杜如晦比作肝胆互补的典范,现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将其纳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其语义源自《史记》,经宋代诗文演变,明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仍用“肝胆相向”表述。九三学社...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肝膽相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