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訓
网友科普
祖训,汉语词语,拼音为zǔ xùn,指祖先或先辈的遗训。该词源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其中“皇祖”即指夏朝君主大禹。祖训包含双重内涵:一为治国理政的准则,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遵守“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等戒条;二为家族治理规范,如李氏族训“敦孝悌、严教诲”、王氏家训强调家族团结等。清代李榕家族制定祖训,约束子孙行为。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成系统的家规体系。祖训常载于家谱或宗族文献,表现形式包括诗赋、格言等,如陈氏木梳技艺传承者恪守“货物求真,行商务正”的祖训,反映出其在传统礼法中的延续性。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祖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