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犭
7
左右
狄
QTOY
笔顺

书写要领
狄的意思
1. 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
例句:
在古代历史记载中,北狄常与中原地区有着诸多往来与纷争,其部落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色别具一格。
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势力较为强盛,不时侵扰周边诸国边境。
狄的意思
2. 姓。
含义解释
我国古代民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因为他们主要居住在北方,故又称北狄。
古文寓意:
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书·仲虺之诰》》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儒书言:“卫有忠臣弘演,为卫哀公使,未还,狄人攻哀公而杀之。”
——汉·王充·《《论衡·儒增》》
秦汉以后,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古文寓意:
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下》》
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传序》》
姓。汉有狄山。见《汉书·张汤传》。
古文寓意:
狄氏,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鲁大夫有狄虒弥,古贤人有狄仪,仲尼弟子有狄黑,卫人也,裔孙汉博士狄山。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
指雉类的长尾羽。
古文寓意:
干戚旄狄以舞之。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狄"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