檿弧箕服
网友科普
檿弧箕服,汉语词语,出自《史记·周本纪》及《国语·郑语》,原指制作、贩卖桑木弓与箕木箭袋的匠人,后演变为预示西周灭亡的谶语。其名称中“檿”为桑木名,“弧”指木弓,“箕服”则指箕木或萁草编织的箭袋,组合构成古代弓箭器械的代称。该词源自周宣王时期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预言此类器物持有者将导致周朝覆灭。周宣王因此追捕一对桑弓箕袋贩售者,二人逃亡途中收养了被弃女婴褒姒。后褒姒入宫受宠,其子伯服被立为太子,引发废嫡之乱,间接促使西周灭亡。典故经《国语》《汉书》等典籍转引,形成“弓矢组合-亡国象征”的文化符号体系。韦昭、颜师古等注家考据其器物形制,《东周列国志》等文学作品则强化其谶纬色彩,成为古代预...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檿弧箕服"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