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

桓桓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桓桓(拼音:huán huán;英文名:mighty),汉语词语,本义指威武之貌,引申为高大雄壮或宽广坦然之义,属古汉语词汇。该词仅见于古代典籍,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文献。该词在古籍中有三重释义:其一形容勇武姿态,如《尚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其二指高大雄伟;其三喻坦然气度,宋代曾巩《朝中祭钱纯老文》"公独桓桓"即取此义。晋陶渊明《命子》沿用该词。该词初见于《诗经·鲁颂·泮水》"桓桓于征",表现军威。汉代《尚书·牧誓》《史记·周本纪》沿用其本义。魏晋时期陶渊明扩展其用法,明代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仍保留古义,载有"桓桓德心"之句。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桓桓"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