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
网友科普
柱下,汉语词汇,拼音为zhù xià,原指周代官职“柱下史”,因道家创始人老子曾任此职,后世常以“柱下”代指老子或其著作《道德经》。该词亦引申为御史的别称,或因掌典籍而借指藏书处所。其内涵有三重:一为老子及《道德经》的代称,如《后汉书》注“柱下,老子也”;二为御史官职别称,源于秦汉御史居殿柱下记录文书之制,汉代张苍曾“主柱下方书”;三指藏书之所,清代魏源称其为“册府礼乐之渊渚”。该词起源于周代史官制度,秦汉沿用“柱下史”官职名。唐代后多用于文学作品指代道家思想,如沈佺期诗“柱下留伯阳”;明清文献中仍保留御史职能的用法,如陈继儒记袁可立“执简柱下”。其语义演变由官职名逐步扩展至文化符号,兼具制度...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柱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