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诗

杂言诗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杂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属于古体诗类型,最初源于乐府诗。其句式长短间杂,最短仅有一字,长句可达十字以上,用韵自由灵活,三、四、五、七字相间的句式较为常见,自由的形式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深受注重情致与气势的诗家推崇。该诗体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诗经》中《将仲子》等篇已具杂言雏形。汉代乐府诗中《东门行》《孤儿行》等作品进一步发展此形式,唐代李白《蜀道难》、杜甫《兵车行》延续了这一传统。唐末诗歌向杂言诗演变,逐渐定型为词这一新体裁。元曲通过使用衬字使句式更为自由,标志着杂言诗发展达到巅峰。明代民歌突破格律束缚,五四新诗则以白话写作继承杂言诗自由特质,强调内在节奏而非固定格式。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杂言诗"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