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局
网友科普
书局(拼音:shū jú,注音:ㄕㄨ ㄐㄨˊ)是汉语词语,原指官府编书机构,后发展为官立书籍刊印机构。宋代司马光《进表》记载其提举嵩山崇福宫时仍带书局编书,王明清《挥麈三录》提及何清源设置书局。清代同治年间各省相继设立官书局,如金陵书局、浙江书局等,所刊书籍称“局本”,此后形成覆盖全国的出版体系。光绪二十年贵州官书局成立,合并资善堂书肆,刊刻《先正读书诀》《书目答问》等典籍。清代官书局实施多省协作出版,五局合刻《二十四史》于1878年完成,由金陵、浙江等五局分工刊刻。元代设有兴文署、艺文监等机构,辖雕字匠、印匠专门印书。民国时期书局扩展为集编译、印刷、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编纂《四部...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書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