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9
左右
TVFH

笔顺

律的笔顺

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彳”两撇平行,竖正而直,“聿”横向笔画平行,长短参差,间距均匀;竖画居中垂直而下。


律的意思

1. 法律;规则。

例句:

同学们都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自然界的规律。

律的意思

2.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合称十二律。

例句:

这位音乐家对音律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创作出许多动人的旋律。
古代的乐律体系十分复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律的意思

3. 律诗,旧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和四、五和六句要对偶,用字的平仄有严格规定。

例句:

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了杜甫七律诗的格律特点与艺术魅力。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用词精炼,尽显诗人的文学功底。

律的意思

4. 〈书〉约束。

近义词:

例句:

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严于律己,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
他凭借强大的自律能力,坚持每天早起锻炼。

律的意思

5. (Lǜ)姓。

律的意思

6. 〈书〉顺应。

例句:

智者律天时,应人事,故能功成名就。
为政者当律民心所向,顺大势而为,方能国泰民安。

含义解释

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以管的长短确定音阶高低。亦用作测候季节变化的仪器。参见“律吕”。
古文寓意:
〔孟春之月〕律中大蔟。
——西汉·戴圣·《《礼记·月令》》
孔子吹律,自知殷后;项羽重瞳,自知虞舜苗裔也。
——汉·王充·《《论衡·奇怪》》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唐·李山甫·《《秋》诗》
律应黄钟,绣线添红。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冬》曲》
乐律;音律。古人按音阶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古文寓意:
声依永,律和声。
——··《《书·舜典》》
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节气;时令。古人以律与历附会,用十二律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其说始于《吕氏春秋》。
古文寓意: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
——唐·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
——宋·玉英·《《浪淘沙》词》
风物自应随律转,霜髯争得见春消。
——明·刘基·《《寒夜》诗》
法纪;法令;规则。
古文寓意:
师出以律,否臧凶。
——··《《易·师》》
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
然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
爵位的等级。
古文寓意: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遵循;取法。
古文寓意: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孔子卒,公诔之曰:“……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六年》》
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唐·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诗》
故“祖述”、“宪章”、“上律”、“下袭”者,道也;其为斟酌帝王律天袭地之统纪,以咸宜而不息者,德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说大全·中庸第三十章》》
约束。
古文寓意:
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律其身。
——··《《尉缭子·战威》》
盖人心不同,所见各异,虽圣人不能律天下之人尽弃其学而学焉。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
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故《桃花扇》之解脱,他律的也;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
——近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诗的格律。
古文寓意: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唐·杜甫·《《又示宗武》诗》
沈宋而下,法律精切,谓之律。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诗之有律,非特近体为然也,即古体亦有之。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
衡量;比照。
古文寓意:
而科举之文,一切听其所自为,有司以一时尺度律而度之,未尝变其格也。
——宋·陈亮·《《变文法》》
谈玄说妙,听者茫然,而律其所行,颠倒错缪者十八九,此亦何用于世哉!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
钧金束矢之制,儒者所疑,此以后世律三代也。
——清·何琇·《《樵香小记·钧金束矢》》
治理;处治。
古文寓意:
信安王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
——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王抚军传文庆至省,欲律以军法。
——清·柯超·《《辛壬琐记》》
梳理;爬梳。
古文寓意:
不沐则濡栉三律而止,不浴则濡巾三式而止。
——战国··《《荀子·礼论》》
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
见“律律”。高峻貌。
古文寓意: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诗·小雅·蓼莪》》
律律,王安石以为山之崒嵂。
——清末·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律律南山岑,拂衣会当还。
——明·李梦阳·《《述愤诗》》
雄姿矫矫雪毛赭,肉𮪣律律桃花香。
——清·吴兆骞·《《君马黄》诗》
佛教持守的戒律。参见“律行”。
古文寓意:
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唐·张籍·《《律僧》诗》
佛教指讲解戒律的房舍,即律院。参见“律院”。
古文寓意:
大相国寺旧有六十余院,或止有屋数间,檐庑相接,各具庖爨,每虞火灾,乃分东西,各为两禅两律。
——宋·周𪸩·《《清波别志》》
通“壘”。参见“律魁”。
古文寓意:
黄帝书》称上古之时,有兄弟二人,荼与郁律。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同“硉”。从高处推石而下。
古文寓意:
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
——南朝梁·萧统·《《文选·枚乘〈七发〉》》
姓。汉代有律子公。见《姓苑》。
古文寓意:
律,见姓苑。汉律子公。
——明··《《万姓统谱‧术韵》》
指格律诗。
古文寓意:
展转至晓,乃赋一律。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
唐以律取士,犹今日之时文也。
——明·王思任·《《〈李贺诗解〉序》》
又如:五律;七律。
——··《》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律"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