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皆曰可杀

国人皆曰可杀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国人皆曰可杀”是汉语成语,拼音为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指全国人民认为某人该死,形容民愤极大,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该成语结构为主谓式,感情色彩为中性,现代用法延续原义。成语源于孟子与齐宣王讨论选拔人才的标准,主张君主决策应审慎考察国人意见:侍臣、大夫主张处决不可采信,唯有全国民众皆曰可杀,经查证属实后方可执行。其内涵体现儒家仁政思想中对民意的重视及死刑适用的慎重态度。成语直接引自《孟子》原文“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现代应用如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中以该成语斥责汪精卫叛国,另见于民国时期刘显世主持的讨袁军事会议。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国人皆曰可杀"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