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史
相关文章
吴中盛文史
...,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粲粲吴与史
...,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
史君今吴越
...,不去如笼禽。 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亦有吴太史
...。 相知岂独我,亦有吴太史。 及今当南还,虎跑其所止。 我作送行偈,且依世人礼。 伏请石田翁,证明吾与尔。
史君今吴越
...,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池塘尘漠
史君家枕吴波碧
史君家枕吴波碧。朱门铺手摇双戟。也到岭边州。真成汗漫游。 归期应不远。趁得东江暖。翁媪雪垂肩。双双平地仙。
吴中内史才多少
...。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上令御史登吴山
...。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产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
史君方运吴刚斧
...。 史君方运吴刚斧,要放清光照此舟。
刺史是古吴都王
...,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 壮岁忽去还感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五旬已过不为夭, 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至今青史忧吴蜀
...。 至今青史忧吴蜀,莫把知人责夏侯。
庚长吴人记前史
...。庚长吴人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发愤编摩贪寸晷。索摘真能穷骨髓,
君尝编史似吴兢
君尝编史似吴兢,又值甘泉马踏冰。 重腊雪花方漫漫,宿厅书架自层层。 桉头美酒初温火,帘底微风欲动灯。 永夜未眠锺已发,此心闲寂似高僧。
唐大历中吴刺史
...,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
吴兢史法蔡邕碑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 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 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
柬才果得吴刺史
...,柬才果得吴刺史。 不妨一勺饮贪泉,清德泠泠今可纪。 凭轼雍容安七闽,列郡合词称得人。 从兹十载秉麾节,坐令万里回阳春。 洞庭风月潇湘雨,君王无复忧南顾。 抗章乞得半生闲,遥指家山赋归去。 庙堂未肯闲宏材,大开东合需公来。 朝
饮水岂言吴刺史
...。 饮水岂言吴刺史,谤书翻似马将军。 波涛光涌动寒野,楼阁岧峣压暮云。 红叶寺深秋晚邮,苍山钟迥夜清闻。 何妨绝境聊为守,正恐中朝亟用君。 身外百愁俱掷置,放歌沈饮且醺醺。
吴兴鱼稻乡,来视刺史印
吴兴鱼稻乡,来视刺史印。 适丁饥馑后,仓廪无馀蕴。 当馈下不嚥,宁望馔中雋。 年来稻如云,便觉摇其吻。 丰年百物熟,天意毋宁靳。 郡候有佳惠,芡实粲光润。 东山愿不违,南荡居其近。 此物旧知名,采撷手自引。 剖蚌讶珠还,泣蛟疑泪迸。 软温新剥肉,饤饾初尝醖。 遗我水之滨,此意君其问。
良史不深贬,乃譬吴楚王
...,宛如榻上床。 良史不深贬,乃譬吴楚王。 汉历久差駮,安用空言扬。
吴会商功利,蓬邱辍史臣
吴会商功利,蓬邱辍史臣。 同僚供祖帐,属郡望行尘。 富国催流马,编年废获麟。 橐鞬二千石,襦袴几州人。 名姓丹台籍,封疆析木津。 片言空犴狱,密启到钩陈。 且运方船粟,初尝千里蒪。 江山助诗思,新咏掩汀蘋。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祥衫
...。君不见吴兴长史春祥衫,闭门抱恨长枯槁。
自吴兴刺史府与五县令舍
自吴兴刺史府与五县令舍,无得与东堂争广丽者。去年仆来,见其突兀出翳荟间,而菌生梁上,鼠走户内,东西两便室,蛛网黏尘,蒙络窗户。守舍者云:前大夫忧民劳苦,眠饭于簿书狱讼间。是堂也,盖无有大夫履声,姑以为田廪耳。又县圃有屋二十余间,倾挠于蒿艾中,鸱啸其上,狐吟其下,磨镰淬斧,以十夫日往夷之,才可入。欲以居人,则有覆压之患。取以为薪,则又可怜。试择其蝼蚁之余,加以斧斤,乃能为亭二,为庵、为斋、为楼各一,虽卑隘仅可容膝,然清泉修竹,便有远韵。又伐恶木十许根,而好山不约自至矣。乃以生远名楼、画舫名斋、潜玉名庵、寒秀、阳春名亭、花名坞、蝶名径。而叠石为渔矶,编竹为鹤巢,皆在北池上。独阳春西窗得山最多,又有酴醿一架。仆顷少时喜笔砚浅事,徒能诵古人纸上语,未尝与天下史师游,以故邑人甚愚其令,不以寄枉直。虽有疾苦,曾不以告也。庭院萧然,鸟雀相呼,仆乃得饱食晏眠,无所用心于东堂之上。戏作长短句一首,托其声于蓦山溪云。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 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烟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盏,蒲萄酒,旋落酴醿片。
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
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 襦袴远闻歌政绩,江山应复助诗神。 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 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
共 49 条结果, 分 3 页
共 49 条结果,分 3 页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吴史"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