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原子模型
网友科普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有核原子模型、原子行星模型或原子太阳系模型,是欧内斯特·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该模型认为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于带正电的微小原子核,电子绕核作轨道运动,其结构与太阳系行星绕太阳运行模式相似。该模型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1910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观测到约每八千个入射粒子中有一个发生大角度偏转,该现象无法用汤姆逊葡萄干蛋糕模型解释。卢瑟福通过数学计算提出原子正电荷集中分布于核心区域的假说,并在论文《物质对α和β粒子的散射及原理结构》中正式阐述该模型。但由于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电子轨道稳定性问题,该模型存在局限性,后续被玻尔原子模型所...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卢瑟福原子模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