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隶

卒隶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卒隶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ú lì,指代古代服兵役、劳役的人。该词最早见于《汉书·刑法志》,记载穷兵黩武导致‘卒隶之徒’转化为敌仇,颜师古注引陈胜、吴广、英布等作为典型代表。古代劳役制度中,卒隶群体需承担兵役(如正卒、戍卒)与力役(修筑宫殿、运输官物等)。夏商时期役赋沉重,秦代力役强度达前代30倍,农民每年服役一月,一生需戍边一年,实际征发常超规定。汉代实行轻徭薄赋,丁男23-56岁服役,可纳钱代役。隋唐时期规定男丁21岁充役,唐代租庸调制允许以布帛代役。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并入田赋,清代摊丁入地后,纳地丁银者免服徭役。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卒隶"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