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全

十不全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十不全是清代民间祀像,原指具有十类身体缺陷的泛指概念("十"为虚指非确数),后演化为清官施世纶的具象化形象。其名源于对"十全"的反义转写,民间传说中表现为目眇、耳聩、手卷、腿拐、口偏、齿缺、发秃、面麻、鸡胸、锅背等残缺特征。东北地区祀像形态各异,多以祛病象征受民众供奉,常见挂咸菜疙瘩或贴膏药的祈福习俗。施世纶为康熙朝官员,靖海侯施琅次子,因体弱多病、相貌特异被康熙赐名"施不全"。历任泰州知州、漕运总督等职,以清廉刚正著称,曾整治河工贪腐、赈济陕西灾民,民间将其事迹编入《施公案》广为流传。其文学形象与十种体征特征的融合形成"十不全"祀像崇拜,清代中后期逐渐成为祈福康复的民俗符号。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十不全"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