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圆术

割圆术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割圆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面积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该方法由魏晋数学家刘徽于3世纪中期在《九章算术注》中系统提出,通过倍增正多边形边数使其周长无限接近圆周长。其理论基础为极限思想,被视为中国圆周率计算的重要突破。该方法以"割之弥细,所失弥少"为核心,刘徽从正六边形开始连续倍增边数,最终计算至正3072边形时得出圆周率近似值为3.1415和3.1416。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将其精度提升至小数点后第七位,该记录保持了近千年。其算法体系在商高"方圆术"基础上建立,虽与古希腊阿基米德穷竭法原理相通,但形成了独立的理论框架。该方法修正了先秦"周三径一"的粗略估算,汉代张衡等改进未果后,刘徽...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割圆术"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