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
网友科普
内圣外王(nèi shèng wài wáng),汉语成语,指内在具备圣人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出自《庄子·天下》篇,后成为儒家核心观念。该理念要求个人通过心性修养达成仁圣境界(内圣),并通过政治实践实现王道仁政(外王)。“内圣外王”最初反映道家黄老学派思想,主张以虚静无为本体,因循为用实现事功,强调天人、圣人等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礼记·大学》将其总结为“三纲领”“八条目”,构建了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的修养体系。儒家吸收该概念后发展为道德与政治相统一的理论,强调修身为政的连续性。该思想萌芽于西周,经先秦诸子发展成形。汉唐儒学侧重礼义教化,导致“内圣”修养弱化,佛道思想由此活跃。宋代儒学完成概念...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內聖外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