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鶻落
网友科普
"兔起鹘落"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原指兔子跳起时猎鹰迅速扑落的狩猎场景,后延伸出动作迅捷与创作流畅两层语义。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中"此事如兔起鹘落"的用例,进一步确立了成语的书面表达功能。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既用于描写肢体动作的敏捷性,如清代夏敬渠《野叟曝言》描述眼神"兔起鹘落的"监押,也特指书画写作的迅捷状态。其近义词"兔起凫举"与反义词"拖泥带水"构成完整的语义对比体系。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兔起鶻落"相关的知识